"向理而聚叙往昔,面向未来谋发展" | 上海理工大学MPA校友理事会换届暨校外导师聘任仪式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3-11-12

       11月11日下午,由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办的上海理工大学MPA校友理事会换届暨校外导师聘任仪式在校图文信息中心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向理而聚叙往昔,面向未来谋发展”。来自政府、医疗、传媒等企事业单位领导和行业专家,以及上理MPA校友代表参加了活动。

参会代表合影

       校外导师聘任仪式由管理学院副院长、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副主任张峥主持。活动伊始,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代表学校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简要回顾了上理及MPA项目的办学历史和发展现状,并感谢大家对上海理工大学MPA教育的支持。随后,管理学院院长、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赵来军致辞,他介绍了上理管院的商科教育发展历史、学院基本情况,以及学院“高”“大”“全”的特点;上理MPA历经10多年办学经验的积累,在研究生培养方向上不断创新实践,设立了行政管理等11个研究方向,逐步形成了上理MPA项目自身培养特色。未来,学院将继续努力,再接再厉,把上海理工大学MPA项目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教师代表雷良海,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言,围绕师生情谊、人生得失、生命健康等方面展开,他表示在这错综复杂的世界里,需要找到生活的重心,坚守初心、善心和真心。最后,祝愿母校蓬勃发展,学院事业蒸蒸日上,MPA项目发展得越来越好,同学们前程似锦。


张峥主持校外导师聘任仪式


盛春致辞

赵来军致辞


雷良海发言

       上海市静安区政协副主席鲍英菁、原上海市宝山区经委主任叶英、上海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持人王海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综合接待处处长计光跃、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主任医师黄一沁,获聘“上海理工大学MPA 校外导师”。


颁发“上海理工大学MPA校外导师”聘书

       受聘校外导师代表发言环节,黄一沁表示很荣幸成为上理MPA校外导师。他从自己的医疗专业的视角,提出要用智慧保障健康的理念,表示将尽己所能,为学校MPA人才培养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黄一沁发言

       王海波在发言中表示,非常愿意和大家积极交流,加强学科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将认真履行MPA校外导师的职责,不遗余力地支持学校MPA人才培养需要,荣誉和使命同在。

王海波发言

       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马静波致答谢词,感谢各位受聘导师对管院MPA教育的支持。他指出,上海理工大学MPA校外导师聘任仪式的成功举行,充分展现了学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办学实力,为打造MPA “校、政、企三融合”育人特色,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添砖加瓦。马静波表示,今后将再接再厉,在上海MPA教指委的引领下,依据新时代MPA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和问题,凝心聚力,努力培养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公共管理人才。

马静波致答谢词

       活动的第二单元“校友理事会换届”,由上海理工大学MPA项目主任车丽萍主持。马静波致辞,他指出,上理管院是人才汇聚、学科交叉的高地,专业学位教育中心有9个专业学位项目,这些项目中MBA办学20年,MPA也办了十多年,汇聚了难能可贵的、多学科交叉专业学位项目校友资源,这是管理学院的独特优势,值得充分利用和发挥好这些宝贵的校友资源在学院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司徒唯尔,上海理工大学校友会副处长,宣读了《关于同意上海理工大学MPA校友会理事会换届的批复》,希望MPA校友会第三届理事会成员,努力践行母校“信义勤爱、思学志远”校训精神,发扬“海纳百川、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认真做好服务、宣传和凝聚MPA校友的工作,维护好校友会大家庭。忻椰骏,上海市宝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第二届MPA校友会理事会会长,汇报了第二届MPA校友理事会工作。刘新立,领新传媒有限公司高级政工师、第三届MPA校友会理事会会长发言,表达了对未来MPA校友会工作信心和工作计划。车丽萍在发言中深情表达了对学院、中心事业蒸蒸日上的喜悦心情。强调上理MPA在智慧应急管理和公共卫生管理方向特色显著。赵来军总结讲话,他从校友会组织架构、联络机制、办学空间利用、工作计划制定、校友资源挖掘、着力打造MPA “校、政、企三融合”育人六个方面,对新一届MPA校友理事会提出了六点工作要求,希望新一届MPA校友理事会能够发扬奉献精神,改变工作作风,切实做好校友会各项工作。

车丽萍主持校友理事会换届

马静波致辞

司徒唯尔宣读批复

忻椰骏汇报

刘新立发言

赵来军总结讲话

       活动的第三单元“校友工作主题交流”,车丽萍主持,介绍了学院及中心情况,校友们踊跃发言,充分交流,气氛热烈,围绕MPA校友工作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和细致交流。周康平、周扬、薛彬、严蕊、朱凯国、江承桐、吴晓霞、周旻吉、杨陈磊、鲍利军、李彦迪、张琪、陈伟杰、谈松、丁静、倪晋杰、王孙婕妤、忻椰骏、张英杰、徐晨、刘新立、张晓磊、严颖熠、王旭、王琦、奚晓倩、曹颖婕、李娜、吕琦超、陈精、许邦民、过筠、汪维、车丽萍参加了主题交流活动。

主题交流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