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境》系列专访(三)|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海外访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4-03-01

“四海融合,拓境无界”。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作为AACSB国际认证商学院,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主动拥抱世界之变,积极把握全球商学院教育改革契机,着力开展遍及全球的海外访学项目,助力上理学子走出国门,探索商学天地,感受多元文化,培养世界眼光,为国家培养具有扎实学术功底、强烈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服务于上海、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繁荣与进步。在《拓境》系列专访中,我们邀请上理管院海外访学项目的亲历者,从“4W(Who Why What How)”角度畅谈他们的海外经历和人生收获,用他们的精彩体验激励更多管院学子走出国门,拓展视野。


作为中国近代高等商科教育的先行者,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秉承百年商科办学文脉,在MBA及其他专业学位项目的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国际视野。1月22日至2月1日,经管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的精细筹划,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心副主任张峥,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孟陈莉带队,组织22-23级同学跨越太平洋,在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开启以“投资和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海外访学之旅。


本期邀请了参加访学的四名同学,为大家分享此次访学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Who

        Who are you?      

Q:您好!想了解一下您是从事什么行业的?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您的工作吗?您的工作是否涉及海外交流?

23级非全MBA 2

迈瑞医疗公司超声影像产线临床应用医生


李昊:迈瑞医疗公司在深圳成立,主营业务涵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已成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龙头企业。迈瑞在国内设立了32个分公司,在全球40个国家设立子公司,目前海外业务占比过半,国际化趋势稳步前行。

宇文星航 23级全日制MBA

宇文星航:入学前我供职于某家国内顶尖的人工智能公司,作为校招专家主要负责校园招聘的工作。在工作中,我能够经常收到海内外高校同学们投递的简历。作为行业领跑者之一,公司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工作场所和本地团队,所以跨国的交流是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于梦颖 23级非全MPA

创新产业园人事

于梦颖 我们公司是一家重点关注“转移转化、服务器械、生物医药、非公医疗、数字医疗”五大产业方向的创新产业园区的平台公司。我在公司主要负责行政人事板块的工作。一直以来我们园区积极促进园区的经验和资源共享参与国际生物医药产业论坛和交流活动,加强与海外园区的沟通,推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范云琦 23级非全MPAcc

范云琦 我目前处于学习阶段,还未正式参加工作,现阶段主要以研究生生活为主。学习之外,我还在学习CPA相关课程,为考取CPA做准备。

Why

Why did you choose to study abroad?

李昊:我有很多朋友和同学在澳洲学习生活,所以一直很想去澳大利亚。刚好上理有去科廷大学访学的机会,由张院长和孟主任带队,我在认真阅读访学项目的介绍后,知晓了科廷大学的商学专业历史悠久,有AACSBEQUISEFMD三重国际认证,说明其在全球商学院中有着领先的地位。同时我个人处于职业生涯的转型期,访学项目“投资和创新创业”这个命题正好与我未来的职业发展相关,所以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宇文星航:得益于HR从业的敏感度,当接收到科廷大学访学项目宣传的时候,我脑海中就跳出科廷大学——QS排名前200的学校,要是项目不错的话,我得去。在仔细的浏览了项目介绍和访学日程安排后,我立马决定报名!丰富的课程内容,叠加企业参访和企业家论坛,性价比超高。

于梦颖 本次访学吸引我的有几点原因,学术交流与合作:澳洲科廷大学作为一所享有国际声誉的大学,提供了与各行业学者互动的机会,了解前沿技术和创新方向。拓展国际化视野:拓展了我的国际化视野,了解不同文化和国家在管理方面的发展经验。建立合作关系:访学期间,有机会MBA、MPACC、MEM各管理方向的同学互相交流学习,提供丰富的学术、技术、人才和合作机会,对于工作乃至个人生活都带来了积极影响。

范云琦选择参加澳洲科廷大学的访学项目出于对国际化学术交流的渴望可以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这次是我首次出国,期待通过这次机会拓展国际视野,锻炼英语交流能力,丰富学术和生活经历。

What

What impressed you most in this visit?

Q:为什么在上理就读研究生期间选择参加本次澳洲科廷大学访学项目?本次访学项目哪些地方吸引您的加入?

李昊:两周左右时间,融入到全英文授课的氛围,看到国内外教学方式的差别,欣赏了西澳美丽的风光。由于访学项目正值澳洲国庆假期,课余时间我会融入当地人生活,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风土人情、文化差异,感受他们对创新创业热情、乐观的精神。感谢科廷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的款待和帮助,让我认识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勇敢去表达观点,这对我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起到很大作用。

宇文星航:对我来说,参与科廷大学的课程是一个非常有收获的体验。在课堂上,教授们教授了我们许多关于创业和商业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案例。我特别记得一堂关于可持续商业模式的课程。教授详细介绍了以环保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并分析了这样的模式如何在社会和商业领域中产生积极影响。他还分享了一些创业成功案例,这些企业在实践中如何实现了可持续性和商业成功的平衡。这堂课激发了我对可持续商业的兴趣,并使我意识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何关注社会和环境的重要性。当然,我还要提到在澳大利亚的优美风光。我特别喜欢去海滩感受到阳光和海风的抚摸,以及远离喧嚣和压力的宁静。在这些自然环境中,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恢复,也更加珍惜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这段经历提醒我要保持身心的平衡,注重健康和生活品质。

于梦颖 最为深刻的体验莫过于国内外学校的教学理念的差异。这一差距不仅仅是在于知识传授,更在于如何启发学生,特别是强调使用设计思维来观察、思辨各个学科。不论是工程、医学还是商科,都需要学生运用设计思维去面对问题、思考解决方案。这种全方位的启发式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更锻炼了其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体验是关于内部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内部企业家不仅关注企业的整体利益,更注重对员工个人的激励和培养。他们认为员工的个人成长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实现了对企业内外的双向促动。这种以员工为核心的企业家思维,使我对于领导力和团队管理产生了新的认识。这个启示将对我在人事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产生深远的指导作用。澳洲科廷大学的访学经历启发我对于教育理念和企业家思维的新认知,这对于我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公司内部的管理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范云琦这次访学令我印象深的是澳洲课堂的授课方式,课堂上,教师倾向于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课堂氛围轻松,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平等,教师通常会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互动。课堂外,我来到西澳的罗特尼斯岛等地,被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所吸引,与自然的亲近让我感受到内心的宁静。


How

How will this visit affect your future career?

Q:本次访学圆满结束,您也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和日常生活中。从当下来看,本次访学给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什么收获?从长远来看,对您今后的事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李昊:本次访学令我获益匪浅,对我本人的知识体系搭建、职业生涯转型、世界观重塑有很大启发。英语作为交流沟通的语言工具,对于个人亦或是企业至关重要,学习深造、科研论文、创新发展及企业国际化、全球化进程等,都离不开英语。国内外学习环境、民族信仰文化和企业发展的差异,驱动我不断探索、创新,在领会、学习优秀企业家创业故事和创业精神的同时,深入思考适合自己和企业发展的道路,立足国情、因地制宜,走出属于自己的创新创业之路。这次访学给我带来很多美好回忆,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参加学校的访学项目。

宇文星航:首先,在学术方面,通过参与该访学项目,我拓宽了自己在创业和商业领域的知识视野,学习到了许多最新的创业理论和实践案例,这为我在工作中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灵感。其次,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和导师的交流也提升了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这将对我在工作中与不同背景的人合作和沟通起到积极作用。从长远看,此次访学虽然只是研究生生涯中短短10天,通过学习和体验,我对创业领域的认识更加深入,对未来的创业计划和项目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思考。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我将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更加果断地迈出创业的步伐,并努力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于梦颖 这次澳洲科廷大学的访学经历对我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深远的收获。首先,在工作方面,我深刻感受到国内外学校的教学理念的差异,特别是澳洲科廷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思维。这启发了我对于公司内部培训和教育的重新思考,其次,通过与澳洲科廷大学的企业家交流,我更加深刻理解了内部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关注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团队协作,内部企业家的理念为我提供了新的领导力观念。个人生活方面,这次访学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拓展了我的国际化视野。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让我更加开放和包容,也更加热衷于融入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将使我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环境,并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这次访学为我个人工作和生活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思考,使我更有信心和能力应对未来的挑战。

范云琦 在澳洲科廷大学的课堂和企业参访中,接触到了国际化的管理理念和创新实践,拓展了我的视野,激发我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思考。从长远来看,本次访学将对我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学习国际先进理念以及实践经验,我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竞争的环境,提升国际竞争力。其次,访学让我更加积极地追求个人的成长,为未来的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