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沪江观察”管理实务类课程在军工路校区举办。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原三级高级主办、高级会计师金烈,带来题为“国家收入之源泉 纳税遵从要规范”的主题分享,剖析数字经济时代税收监管趋势,解读税务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要求与职业发展方向。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带头人、税务专硕项目主任田发主持讲座,管理学院相关师生参加讲座。
田发主持
聚焦税务稽查,从手工到智能化的转型
金烈结合自身40余年财税工作经验,系统回顾上海税务系统的历史沿革与机构职能演变,重点解析国地税合并、金税工程升级等改革对税务管理的影响。他表示,当前税务稽查正从“手工操作”向“大数据智能化”转型,稽查人员需适应资金流、发票流、业务流“三流合一”的监管模式,同时注重跨部门协作与隐私保护的平衡。
金烈作主题分享
典型案例剖析,实战经验中的风险警示
金烈以相关典型案件为例,生动还原税务稽查实务的复杂性与专业性。针对上海某实业公司利用货代公司伪造出口链条、虚开发票骗取退税的案件,通过跨省协查与资金流追踪锁定违法事实的详细剖析,揭示稽查执法的关键路径;在解析某游戏企业研发费用争议时,结合行业高流动性特点,直指企业违规将维护人员工资、离职补偿金计入加计扣除的普遍问题,强调政策边界核查的必要性。此外,他以某私募基金增值税漏报案为例,强调稽查人员需兼具金融专业知识和数据比对能力,依托电子税务局精准锁定应税行为疑点。这些案例既凸显不同行业的稽查重点,也为企业合规管理与职业风险防范提供鲜活借鉴。
金税四期展望,挑战与优化方向
针对金税四期的应用,金烈坦言系统仍存在数据权限分散、小银行联网滞后等技术瓶颈,但肯定其“全流程数字化监控”的优势。他认为,未来税务治理将更加依赖大数据分析,稽查人员需兼具税法、会计与行业知识,并关注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型业务模式监管盲区。高校应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推动“政策学习-实务操作-技术应用”的能力融合。
活动现场
分享过程中,金烈希望在场学子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强化税法与会计的交叉学习,在严守职业底线的同时善用电子税务局等工具,以适应税务数字化管理需求。他鼓励同学们积极考取相关领域的职业资格认证,强化数据分析工具应用能力,通过实习参与企业纳税申报、税务争议解决等实务,积累全税种管理经验。
本次分享“以案释法、以数明理”,打通了同学们税收政策与稽查实务的认知壁垒。未来学院将持续引入实务专家,深化产教融合,助力培养“懂政策、通实务、精技术”的财税专业人才。
金烈,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原三级高级主办,高级会计师。具有逾40年财税工作经验,曾工作于上海市财政局三分局企财科,对口市医药局、轻工局财税;上海市财政局财会中心综合部,主管全市会计管理和培训;上海市杨浦区税务局,负责全区的货劳和企业所得税;上海市长宁区税务局,负责全区的税务稽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