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教师代表顾长贵在2025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2025-09-2510

分享至:

        9月20日下午,在上理管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2025级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管理学院教师、博士生导师顾长贵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以下为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2025级全体7M硕士新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作为导师代表,在这个崭新的起点与大家相聚。首先,我谨向在座所有7M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衷心祝贺你们开启这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人生新旅程。

        站在这里,我看到的将是中国未来商业、金融、政务、工程与管理等领域的精英。你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的专业,怀抱不同理想,却共同选择了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继续深造。那么在读研期间,除了掌握专业的硬核知识,我们更应收获什么,才能从容应对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所带来的复杂挑战?

        我的答案是:一种能够驾驭复杂性的顶级思维——系统思维。这正是系统科学赋予我们最宝贵的礼物。

        我们所处的世界,从来不是简单事件的机械相加,而是由无数动态交织、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所构成。全球供应链的波动、智慧城市的治理、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一项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乃至一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些都不是任何单一学科能够独立解决的线性问题。它们要求我们具备整体、关联、动态的视角。

        系统科学,正是研究这类复杂性、探寻其中规律的科学。它为我们提供了三件至关重要的“思维武器”:

        第一件武器是“望远镜”——树立系统的整体观。

系统思维帮助我们跳出专业的限制,看见更广阔的图景。MPAcc的同学,不应只关注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更要洞察企业整体价值创造系统;MF的同学,不能只分析孤立的金融产品,而应理解全球资本流动的宏大网络;MIB的同学,不应只策划一次市场进入,更要驾驭由全球文化、法律与供应链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真正的高手,胜在看清系统整体结构的能力。

        第二件武器是“显微镜”——洞察系统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系统之所以神奇,不在于其构成要素的多寡,而在于要素之间那些微妙而关键的联系。MBA的一项战略决策,会通过组织架构、企业文化、市场反馈等多重回路引发连锁反应;MPA的一项政策,会触动不同利益群体,带来难以预料的次生效应;MEM的工程方案,需统筹技术、成本、环境与社会影响等多重约束。系统思维训练我们识别关键连接点、反馈回路与杠杆解,往往轻轻一推,便能撬动整个系统。

        第三件武器是“导航仪”——把握系统的动态性。

        世界始终处于流动之中,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我们必须以演化的眼光看待问题。MT的数字化转型、MIB的国际化战略,都不是静态蓝图,而是需要不断迭代、学习与适应的动态过程。系统思维帮助我们理解延迟效应和非线性变化,进而培养出一种关键能力——韧性。它使我们不仅追求效率,更追求在冲击中存活、学习并持续进化的能力。

        同学们,上海理工大学拥有深厚的系统科学底蕴与跨学科研究传统。在这里,七大专业汇聚交融,本身就是一个绝佳的“学习系统”。希望你们在未来不仅向老师学习,更要彼此借鉴,在不同专业的思维碰撞中深刻体会“系统”的真正内涵。

        请记住,你们将来要承担的,绝不仅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角色,更是能够整合资源、驾驭复杂、引领变革的跨界领袖。而系统思维,正是成就这类领袖的“核心操作系统”。

        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与大家共同探索系统之美,洞见未来之势。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学业有成,在上海理工大学构建属于自己的人生系统!

        谢谢大家!